建筑室内防水工程具有防水范围小、室内温差变化小、防水层被埋置并长期处于潮湿状态等特点。因此建筑室内防水设防应遵循“以防为主、防排结合、迎水面防水”的原则。
一、建筑室内防水设计原则
1.1 以防为主
建筑室内防水必须防止室内用水渗漏到楼下或同层的干燥房间,为了达到这个目的,必须对用水的建筑室内进行全面的防水设防,设防部位包括地面和墙面。干湿分区的卫生间,湿区的地面和墙面应在迎水面设置防水层,墙面的设防高度不小于1.8m,最好与饰面层高度相同,即延伸至吊顶以上。干湿分界线部位应从结构面开始设置挡水条,防止湿区的废水从饰面层下向干区漫延。
湿度经常超过80%及有蒸气的房间,室内的六个面,即地面、顶板和四周墙面均应作防水隔汽层,防止湿气通过墙体、地面、顶板渗入结构,使干燥区域的交界面发生受潮、霉变等问题。
1.2 防排结合
除泳池、储水池等构筑物外,对于用水的建筑室内,我们需要将产生的废水及时排走,使地面不会产生积水现象。因此需要进行防水设防的建筑室内必须要设置排水设施,使废水能够迅速排走,避免产生积水现象,这既是使用功能的要求,同时也可以减轻防水层的压力,中山防水层的使用年限。
1.3 迎水面防水
迎水面防水是防水设防的普遍性原则,即适用于屋面、地下、外墙和建筑室内等所有需要作防水设防的部位,除了无法进行迎水面防水设防的部位外,防水层均应设置在迎水面,与背水面防水比较,迎水面防水的可靠性更高,使用年限更长,也更利于施工的实施。防水层设置在迎水面除了防水的功能性要求外,还能起到对建筑结构的保护作用。
二、建筑室内防水材料选用原则
2.1 以防水涂料或刚性防水材料为主
室内防水设防的面积小、转角多、基面复杂,室内多管道和设备,因此选材上以防水涂料或刚性防水材料为主,能很好的适应基层的形状,并便于施工和保证质量。
2.2 具有与基层较强的粘结能力
防水层应与基层面有较强的粘结强度,尤其是墙面防水层,避免饰面层施工后出现空鼓现象。
2.3 具有较好的被粘结性能
防水层外表通常需进行粉刷或铺贴其它饰面材料,选用的防水材料应考虑与饰面层的粘结性能;采用防水涂料时,最后一遍涂刷的防水涂料表面宜采取拉毛或表面喷细石英砂等措施,以增加被粘结性能。
2.4 满足室内环境使用标准要求
室内防水部位均处于人们生活活动的场所,要求防水材料的有害物质限量不超过相关标准的要求,以满足人们对室内环境的使用标准要求。
好防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,我们用专业的服务为您守护“滴水不漏”的家,让您省心又省力!
防水材料加盟,全国范围诚招代理商,防水涂料市场巨大,欢迎您的加盟!
